聯(lián)系我們
廣州市黃埔大道西613號
020-38688888
510630
當前位置:首頁 > 媒體報道
【39健康網(wǎng)】超養(yǎng)生的「泡腳」大法,,這幾類人卻會「泡」出病
發(fā)布者:系統(tǒng)主管 發(fā)布時間:2018/09/07
來源:39健康網(wǎng) 2018-08-31
眾所周知,,「娘娘」孫儷最喜歡在節(jié)氣的當天安利一波泡腳,在她的微博中搜索「泡腳」關(guān)鍵詞,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,原來每個節(jié)氣都和泡腳如此相配。
「今日處暑每晚以溫水認真泡腳,,祛濕是重點,,有益身心健康,秋安」
「今日立秋每晚以溫水認真泡腳……」
「今日小暑,,每晚以溫水認真泡腳,,可以出些汗,祛濕安眠」
讓人不得不感嘆,,「娘娘」過節(jié)最忘不了的還是泡腳,。
我今晚要泡腳,有人一起的嗎,?
嗯~~~泡腳的確是一種不錯的保健方式,,無論是中醫(yī)還是西醫(yī)的觀點都認為,泡腳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,降血壓,、緩解疲勞、促進睡眠甚至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的效果,,尤其是秋天一來,,不少老人家都開始用泡腳來養(yǎng)生。
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介入血管外科張紅主任醫(yī)師卻表示,,身體有某些疾病的人群卻不適宜在睡前泡熱水腳,極有可能觸發(fā)或加重自己的病情,。
這幾類人最好不要泡腳,,以免受傷!
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
介入血管外科
不適宜泡腳人群:
1,、四肢有血管問題的患者
家住廣州的李大媽,,氣溫一冷,手腳就容易出現(xiàn)冰涼的情況,,而泡一泡腳頓時全身變得暖和起來,,因此李大媽一到秋天后,就會把足浴盆翻出來,,每天泡腳,。
可最近卻出了大問題,,泡了腳后十個腳趾頭出現(xiàn)發(fā)黑,甚至糜爛,,為此,,急忙被家人送到醫(yī)院。
張紅主任介紹,,這就是典型的四肢血管有問題的患者,,比如有動脈粥樣硬化、脈管炎,、靜脈曲張,、深靜脈血栓等。
這類患者本身血管硬化嚴重,,泡熱水腳時血管擴張程度有限,,隨著皮膚溫度的升高,對氧氣和營養(yǎng)的需求增大,,代謝增加,,但血液卻出現(xiàn)供應不足,這樣就會造成血管動脈痙攣,,形成血栓,,最終發(fā)展為血栓壞死。
而女性中最為常見的靜脈曲張,,也不適合泡腳,,因為靜脈曲張的患者靜脈血管異常擴張,泡熱水會容易導致血管進一步擴張,,造成血液淤積在皮膚組織內(nèi),,造成色素的沉淀,甚至皮膚糜爛,。
2,、糖尿病足患者
此外,糖尿病足患者也不能泡腳,,因為患者皮膚本身比較敏感,,且腳部的末梢神經(jīng)對溫度不敏感,極容易燙傷,,導致感染,。
有腳氣、濕疹,、皰疹等皮膚病或者腳部有傷口的人,,也不應該選擇泡腳,會導致繼發(fā)性細菌感染,,
3,、心臟病,、低血壓患者
如果你心臟不好,或有低血壓,,避免熱水泡腳,,會導致全身血液從臟器流向體表,引發(fā)心臟或大腦等重要器官缺氧缺血,,增加發(fā)病的風險,。
原來,泡腳也有講究,!
如何正確泡腳,?
普通的健康人群泡腳時也有不少注意事項。
專家表示,,比如泡腳的時間不宜過長,,因為時間過長容易增加心臟的負擔,尤其是對于老年人,,身體比較虛弱的人來說,,容易導致大腦缺血,發(fā)生暈厥,,若出現(xiàn)胸悶不適,、頭暈時就應該立即停止。
此外,,吃飯前后不要馬上泡腳,,會影響消化,一般時間最好選擇在飯后1小時后,,喝醉,、饑餓、口渴,、過飽,、極度疲勞的身體條件下也不宜泡腳。
泡腳水的溫度最好控制在42℃-45℃為宜,,每周不宜超過3次,,時間為10分鐘即可。
想舒緩腳部疲勞,,除了泡腳還可以這樣做!
對于那些不適宜泡腳的人來說,,該如何緩解腳步疲勞呢,?張紅介紹,可不定時的活動一下腳步,,平時注意身體鍛煉,,年紀較大的人士,,還可以在睡覺或長期不動的情況下,用枕頭做墊子,,將腳抬高,,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。
(通訊員:張燦城)